内容分类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业介绍 >> 正文

农林科技学院(郦道元学院)专业介绍

作者: 来源: 日期:2025-06-14

农林科技学院简介

农林科技学院目前开设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园艺技术、花卉生产与花艺、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6个专业,涵盖农林牧渔和财经商贸2个专业大类。其中,与山东管理学院合作开展电子商务“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

学院拥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省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群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技能型特色名校重点专业1个、潍坊市重点建设专业1个、潍坊市特色品牌专业1个,建有“农产品深加工”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农作物种苗繁育新技术”研发中心、现代花卉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现代农业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蔬菜与花卉产业学院、潍坊综合保税区市域产教联合体、跨境电商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13个产学研平台。

院现有教职员工79人,其中博士11人、硕士55人、教授8人、副教授19人。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人,泰山学者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东省、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鸢都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教学名师1人。拥有山东省黄大年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现有在校生2700余人,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

 

 

 

 

专业1:电子商务

专业特色:电子商务专业是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X 网店运营推广、B2B跨境电商数据运营分析试点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拥有物流商务中心、电商创业人才孵化基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电商直播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训场所,与阿里巴巴、京东、青州易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潍坊雷腾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坦博尔服饰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开设跨境电商方向,与潍坊市综合保税区共建行业产教联合体和区域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博士 3 人、硕士16人,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专业建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课程1门,省精品在线课程2门,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门。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赛项,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银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5项。

专业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建有“潍坊乡村电商学院”,在临朐嵩山、寺头、安丘、九山等设立分院,致力于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农产品电商服务、云端大数据分析、农产品特色发掘,以服务农业产业转型为驱动,开展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劳务支持等活动,培训次数 20000人次,完成社会服务额1000万元以上。

主干课程: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开设管理学、市场营销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应用、网店美工、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视觉营销设计、新媒体运营与管理、商务数据分析、直播电商、电子商务沙盘模拟、视频拍摄与处理、1+X 网店运营推广、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实务等课程。

就业方向:电子商务专业面向山东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相关岗位及领域(行业)的现代商务运作、新媒体营销与推广、商务网站运营与维护、移动商务营销与运营、客服管理与维护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新媒体营销、电商运营、网络客服、营销数据分析与图片编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2: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

专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是国家级骨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潍坊市重点实验室5个。获山东省高等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协同创新中心”。现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博士4人,硕士20人,“齐鲁首席技师”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技师”1人,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建成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山东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门,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3门。立项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改项目6项,获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等赛项,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各1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

主干课程: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主要开设农产品加工单元操作、粮油加工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果蔬加工技术、农产品储藏与保鲜技术、仪器分析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控制技术、农产品法规与标准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市场监管部门从事农产品食品监管公务员岗位或大中型农产品食品企业、各级质量监督检验部门从事农产品食品加工、研发、品控、质检、质量安全管理等工作,还可以参加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专业3:园艺技术

专业特色:园艺技术专业结合现代农业对“新农业”技术人才需求,立足有机农业、休闲农业、花卉特色产业等,采取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校政共建的方式,打造高端应用型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园艺技术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人,占比39%;硕士研究生10人,占比56%;副高以上职称9人,占比50%。双师型教师达100%。拥有山东省高校“黄大年”教师团队1个,博士创新团队3个,获评潍坊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特殊贡献奖3人。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华盛农业、亚泰农业等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牵头成立潍坊市花卉与蔬菜产业学院,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先后被中央教育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现拥有农业基础实训室、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训室、土壤分析检测实训室等10个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2000余万元;建成植物光谱分析实训室、种苗繁育中心等5个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实训室。

主干课程:园艺技术专业主要开设植物生长与环境、土壤肥料、农业信息技术基础、作物遗传育种、园艺种子种苗生产、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园艺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治、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园艺产品及农资营销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农业生产企业、园林绿化公司、电商贸易基地、研究所等就业创业,从事园艺作物生产指导、技术推广、繁育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专业4:花卉生产与花艺

专业特色:花卉生产与花艺专业立足于青州市花卉产业,与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亚泰农业等百余家农业企业建立深入合作关系,与东北农业大学、青州市亚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成立全国现代花卉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青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市域产教联合体,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4个,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共建“植物再生与生物育种创新实验室”等高端科研平台15个。开展花卉新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蝴蝶兰育种等工作,完成多种花卉的种苗繁育体系。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副高以上职称11人。

与华盛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州市亚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与企业共建蝴蝶兰标准化生产基地、花卉种苗繁育基地、凤梨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青州花卉电商产业园、蔬菜育种制种基地等5个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主干课程:花卉生产与花艺专业主要开设花卉识别与应用、花卉生产技术、花卉贮运与保鲜、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花卉组培快繁与脱毒、植物造型艺术、插花与花艺设计、压花艺术、盆景设计与制作、花店陈设与管理、室内植物装饰与养护、花卉应用设计、花卉贮藏保鲜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花卉企业、园艺公司、花店等就业创业,从事花卉生产指导、技术推广、繁育经营、花艺设计与制作、植物造型造景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专业5: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

专业特色: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2021年设立,立足学院所在地潍坊建设全国唯一的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这一重大机遇,为保持中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优势及拓展“三个模式”建设,从培育技能型人才和为基层一线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这两个方面发挥桥梁和服务作用。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10人,“双师型”教师占比100%。专业深度服务本地特色小宗作物生产加工企业及专业种植合作社,建立青州线椒、银瓜、芜菁、寿光彩椒、冰草、水果西红柿、青州大花惠兰、墨兰、仙客来、临朐大樱桃等地方特色小宗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20余套,指导土壤病虫害无害化处理1000余亩。

主干课程: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主要开设植物生理与环境、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植物育种技术、农业病虫害测报技术、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植物昆虫学、植物检疫技术、农药应用技术、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农产品污染物检测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获得植保工、分析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证书,面向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化农资企业、农业投入品安全监管、进出口检疫检验等部门,从事绿色农产品安全生产与检测、农化产品生产与销售、植保技术服务与推广等工作。

 

 

专业6:种子生产与经营

专业特色: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顺应国家现代种业发展战略,重点培养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检验、种子贮藏、种子经营管理等高技能型人才。本专业拥有实训室16个,其中省重点实验室1个,同时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个,拥有种子检验、种子贮藏加工、植物组织培养、细胞与基因工程等8个实验室。现有专任教师12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5人。主持省级及以上科技项目12项,其中省农业良种工程(南种北繁)2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

主干课程: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主要开设种子生产技术、种子检验技术、种子贮藏加工、种子经营管理、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技术、种子质量检测技术、种子市场营销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就职于种业企业、农资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从事种子管理、种子(种苗)开发、种子(种苗)生产与加工贮藏及种子销售和技术服务等工作;也可从事农业农村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农业教育、农业科研与管理、农业技术指导等相关岗位工作。